8月7日,由我校承办的2025年第2期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数智孪生,数位化的探索与创新顺德研学交流活动》在广东-亚琛工业4.0应用研究中心举行。本次活动以“线上理论讲解+线下企业参观”相结合的形式,吸引了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约39名学员参与,旨在深化对数字孪生与数字化转型技术的理解,推动产教融合与行业创新协同发展。
线上理论讲解:前沿技术赋能智慧工业
活动伊始,广东-亚琛工业4.0应用研究中心负责人致辞并系统介绍了研究中心的智能示范产线及科研团队实验室的建设成果。他指出,数字孪生技术作为工业4.0的核心支撑,正在重塑制造业的生产模式与管理流程,而校企协同创新是推动技术落地的关键路径。
随后,研究中心数字孪生双创团队核心成员邓东博工程师以《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工业行业的应用》为题作专题报告。他结合案例深入剖析了数字孪生在智慧工厂中的实际应用场景,涵盖虚拟仿真、实时监控、预测性维护等核心技术,并分享了团队在工业自动化、能源管理等领域的研发成果。报告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为学员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全新视角。

线下企业参访:沉浸式体验教育科技实践
理论学习结束后,学员们前往广东合赢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实地参访。作为中国教育科技研发应用企业,合赢教育深耕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专业领域,致力于提供教学硬件、虚拟仿真软件及实训室建设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企业负责人陪同下,学员们参观了合赢教育的智能教学设备展厅及虚拟仿真实验室,重点了解其研发的教育SaaS平台和“专精特新”技术成果。企业技术团队现场演示了新能源汽车实训系统、虚拟拆装仿真平台等创新产品,学员们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受数字化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革新价值。

本次研学交流活动是我校落实“服务地方产业、推动技术创新”办学理念的重要实践。通过链接高校科研资源、企业技术平台及行业需求,活动不仅为学员搭建了学习前沿技术、拓展行业视野的桥梁,也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动能。 未来,我校将继续发挥产教融合优势,深化与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及湾区企业的合作,探索更多元化的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产业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供稿:范淇元
审核:饶喜明